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固安县邢氏纸雕

固安县邢氏纸雕

关键词:固安,固安在线,固安文化,固安邢氏纸雕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固安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moonshine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4482

    已有2网友参与纠错






邢坤

 
邢坤为胜芳大头会制作的作品
  

邢氏纸雕的创始人和第五代传人邢坤居于固安县林城村。林城村位于县城南部25公里,东临106国道和县内驰名的忙(应为)牛河。林城是固安地热资源的集中地,中央警卫局的蔬菜水产生产基地即建于该村。林城是固安(原来是方城)最古老的村镇之一,乃是古代临乡侯国所在地,周天子与燕王曾会乐于此,历史悠久,根基绵长。村民齐润芝1970年盖房时,挖出了城墙,墙宽约2,刨出了200多块城砖。
   
邢氏是林城村的老户,古时候全村大户其6家:齐、邢、张、刘、阎、惠。邢家从传说中知道,历史上曾经四次迁坟:最早的坟地在林城村南、郭村村北,共有300多个坟墓。从郭村村北迁至林城村西,从林城村西迁至杨各庄村南,从杨各庄村南迁至虹江河畔宋村村北,又从宋村村北迁至林城村西。前后至少1500年以上的时间。
   
现在的林城,百业兴旺,工业领先,滤芯生产一枝独秀。专供村民居住的别墅区很快就将建成。一个现代化的豪华的文明生态新村,即将耸立于京南,雄踞于世界。
   
邢氏纸雕就是在这样的区域和地理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。

邢氏纸雕的前身是泥雕。泥雕来源于庙宇文化,即神佛造像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,又有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传入,更有纯属于中国的道教,这些宗教的硬件建设离不开泥雕。这是泥雕的较早的起源。而纸雕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京剧脸谱和戏剧帽饰制作的需要。
   
邢氏纸雕历史悠久,能说得出名字的前辈艺人迄今已经五代。现在的邢坤正是第五代传人。邢坤的高祖邢容,兄弟二人,邢容排行老二,长兄邢宽。邢宽和邢容的前辈已经从事泥纸雕塑,因记不起名字,暂以邢容这一代人为创始人。邢容约生于1809年(清嘉庆14年),活跃于1825年至1860年,即清道光初期至咸丰年间,至今将近二百年。需要说明的是,邢氏一门立人较晚,与其他门户相比,从邢容那一代算起少生了两三代人。曾祖邢万清,独生子。约生于1839年,活跃于清咸丰和同治年间。曾在同治四年(1865年)重修尚各庄药王庙时塑造了其中绝大部分的雕像。祖父邢端,生于1869年(清同治7年),卒于1926年(民国15年)。邢端带徒弟30余人,大徒弟张树,其余的弟子大多叫不上姓名。在众多的徒弟中,有新城县(现在的高碑店市)色垡村刘宪章,固安县柳林庄刘明汉的父亲刘某,林城村张树,霸县(现在的霸州市)北岸村孔令旺。后来孔令旺在北京画院有16个徒弟,1953年应聘参加了故宫的翻新修建,又参加了泥塑收租院的工作,颇副盛名。邢端共娶过五位夫人,连伤四人,又娶了第五位,第三位夫人生了独子邢树珍,邢树珍生母去世后,是第四位夫人和第五位夫人这两位继母先后抚养他长大成人。邢树珍,生于1914年,卒于1995年,自幼从艺,在他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邢端去世,他的技艺成熟时期在1930年以后。民国31年(1942年)固安县志载:彩饰品,相子,产于林城,是一项专门技术,这就是讲的邢氏纸雕,主要是针对邢树珍而言的。
   
邢坤作为第五代传人,走过了漫长而复杂的历程。大哥邢林,木工。二哥邢森,做滤芯。邢坤自幼跟父亲学艺,除去遗传基因,后天的学习和修养造就了邢坤对纸雕这一门绝技的兴趣爱好、极高的天赋和扎实的功底。17岁辍学时对于纸雕的掌握已经达到很高的程度。此后他跟大哥邢林学木工,又做过油漆工,后来干过一段时间的滤芯。这一系列的学习和社会实践,极大地丰富了邢坤的知识和本领,为以后艺术的发展和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在漫长的日子里,读了不少有关的书籍,诸如《木雕技法与传统雕刻图谱》、《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》、《白描图谱》等。逐步走上了艺术创作的专业化道路。


 邢氏纸雕传人邢坤为胜芳大头会制作的罗汉头像。

         邢坤是河北固安县林城村的一个农民,今年47岁,他是民间艺术邢氏纸雕的传人,他的代表作是《老北京四合院》。

        12月18日周六,和廊坊市群艺馆的晓燕一起,到固安的柳泉供销社,参观在那里开设的一个固安县的农产品的展示厅。当天和我们一起的还有老朋友邢坤、农民作家刘向梅老师、内画家金老师以及做脸谱的焦老师等。邢坤的代表作《老北京四合院》也在这个展厅展示了,而且被标价十万元。

        参观完展示厅,我们一行到了林城邢坤家,趁着吃饭前的当口,我们一起欣赏了邢坤的新作——为胜芳大头会做的大头。

        这儿先简单介绍一下胜芳大头会:

        胜芳大头会,又名御览转秋千会,胜芳人俗称秋千会或小孩会。这是一道历史200余年,集音乐、舞蹈、戏曲于一身的一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、文化价值、历史价值的花会,早在乾隆年间就曾晋京表演并受到皇封,是老祖宗留给胜芳人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。可惜近百年来它命运多舛。文革中被毁,1983年只恢复三年,因为种种原因停止了,2008年也只出现了一次,又因为其他原因也停止了。

        这次在社会各界和廊坊很多民间艺人的大力支持下,决定花钱请邢坤来制作大头会的大头。制作过程相当艰难,首先是没有影像资料,其次是大头会的师傅都不在了,就是曾经看过表演的人也不能把大头的模样说明白。所以邢坤制作大头完全是按照自己存的十八罗汉的照片制作的。

        邢坤制作的大头一共是21个:十八罗汉,加上降龙伏虎和老寿星。制作这些大头非常麻烦,大头必须是纸制的,否则就太重了。第一步先做一个石膏模具,然后再用上等宣纸一层一层的糊上去,然后用他们家特制的一种胶粘住,这样做出来的头像不怕水浸泡,只要不被火烧,就是几百年都不会变形,而且在头像上就是站一个人也不会变形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2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